湖南日报报道|益阳高新区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0-06-01 14:58 信息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浏览量: 【字体:

原标题:

折得东风第一枝

——益阳高新区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纪实

杨玉菡 龙吉妮

5月18日上午,位于益阳高新区的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成为湖南省第3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益阳市第7家A股上市和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寻芳陌上花似锦,折得东风第一枝。自升级国家级高新区以来,益阳高新区不断擦亮自身“高”与“新”的底色,以升格“创新型科技园区”、打造“千亿产业园区”、晋升“国家第二方阵”为目标,吸引一大批质优项目落地生根,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瞄准“高”与“新”:招商引资不停歇 动能转换不断档

5月13日至15日、24日至26日,益阳高新区工委书记汪军两度率队赴上海、深圳等地,深入格科微电子、和科达股份、航嘉驰源、超频三科技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对接洽谈项目,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招大引强。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益阳高新区没有停下招商引资的脚步。尤其在疫情暴发之初,该区迅速研判形势,主动与湖南小贝婴童用品有限公司联系,期望在园区合建一家生产防护口罩的企业,得到积极回应。据了解,项目从2月8日对接洽谈,到签约、审批、动工,再到3月1日建成投产,益阳高新区提供全程服务,目前企业日产一次性防护口罩100万个,为当地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期,该区还对接引进了其他医疗防护用品企业5个。

在疫情防控期间,该区还积极对接了重点在谈项目32个,其中华为供应链项目16个、三类“500强”项目4个。同时通过视频软件开展线上招商,已搜集有价值的招商信息80余条,正在线上洽谈企业19家。

招商速度不减,招商质量从严。瞄准“高”与“新”,是益阳高新区一以贯之的项目入园“标准”。

近年来,该区紧跟发展大势,高端切入国际国内产业的最前沿,加快发展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新型产业,占得先机,目前电子商务产业走在全省前列;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健康医疗等战略性新型产业,避免了当前省内同类园区转型升级带来的压力;大力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一中心三基地”,引进了5G通信、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相关产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

同时,大力推进新兴优势产业链建设,围绕主导产业建链、补链、强链。引进弗兰德、信维声学、软通动力、北明软件等华为配套企业,充实数字经济产业园;引进德尚源、光华机械、云盛机械等三一配套企业,充实三一汽车上下游供应链;引进伟源科技、新铍尔钠等项目,扩充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引进国鹰航空、铠欣科技、山力玉柴、京西智能等项目,扩充军民融合产业园。

园区还不断壮大骨干企业。引进上市公司湛江国联水产对园区停产企业益华水产进行资产重组,打造了全国小龙虾及深加工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引进华升集团与园区企业鑫泰麻业合作投资,建设了麻纤维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同时,广泛开展“两化融合”工作,推动近60余家企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改造。益阳道和新安装自动化机器手生产线15台套,年新增销售额5000万元。

此外,益阳高新区积极出台政策、构建平台,引导在园企业“提档增效”。先后出台了《益阳高新区科技创新扶持奖励办法(试行)》《益阳高新区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若干措施(试行)》等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尤其是2019年底对标长沙出台的《益阳高新区鼓励企业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若干措施(试行)》,奖励范围涉及企业上市、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生产流程数字化改造、企业“上云”等33个细分项,现已兑现奖励资金2000多万元;积极引导园区久泰冶金、鸿源稀土等60多家企业,与中国科技开发院、中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打造了数字经济产业园、院士专家产业园、中以创新产业园等创新平台,引进了58众创、中国科技开发院、紫荆厚德等孵化平台,建成湖南首个“中国青年创新创业社区”。该区还创新发展方式,通过集团公司改制形式,盘活国有资产,与方正和生共同设立了益阳市首支产业投资基金;深化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引进和扶持了光智通信、惠同新材、杭萧钢构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

今年1月至4月,益阳高新区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等四项指标均居益阳市第一。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占比3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2.5%;预计全社会研发投入4.9亿元,占GDP比重2.7%。

聚焦“优”与“效”:按下服务“升级键” 跑出发展“加速度”

5月8日23时08分,致力打造国内最大的声学器件生产基地、投资超百亿元的信维声学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工地传来好消息,该项目动力用房成功封顶,创造了又一“高新速度”!据介绍,动力用房工程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于4月10日开工,原定5月15日封顶,最终在保证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前提下,提前一周完工。

“高新速度”的背后,是益阳高新区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入园项目长效帮扶机制的效果显现。据了解,该区对所有新签约、新开工项目、新投产项目的推进情况实行月调度、月通报。同时由区企业服务中心牵头抓总,明确各项目区级牵头领导和责任部门,及时收集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并及时处理到位,确保项目快开工、快投产。

据统计,仅疫情期间,该区帮助企业解决防疫物资、原材料、融资、用工、水电气、子女就学等各类问题200多件,免费向企业发放口罩12.9万个、中药1.1万余份,并从减免厂房租金、设备更新补贴、贷款贴息等七个方面给予企业资金支持近4000万元。

营商环境是园区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益阳高新区2020年“作风建设大提升、营商环境大优化”动员会上,益阳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周朗强调,全区上下要聚焦当前干部作风和影响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企业反映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

近年来,益阳高新区着力破除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对外打造水平一流、独具特色的靓丽园区名片,对内持续深化改革、升级服务、优化环境,引进了一大批优质项目,积蓄了强劲发展动能。

强化基础配套,提升产业承载能力。近两年,该区投入近100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及配套服务区130万平方米,全面拉通了园区交通路网,完善了园区水电气管网配套。同时加快产城融合发展,已完成棚户区改造2000余套、开通益阳中心城区到东部产业园公交专线、新建玉潭学校和丁香小学。今年,该区编制了2020年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项目120个,总投资261.79亿元,额度同比增长46.08%。目前兰岭路、梓山湖生活配套区、清溪村提质改造工程二期等10余个重点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加大要素保障,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通过加快土地报批、“腾笼换鸟”、盘活闲置用地等方式,强化用地保障。近3年年均供地1800亩,基本满足了园区重大项目用地需求。通过与银行、证券、保险、创投、担保等40余家金融机构深化合作,强化了金融支持。据统计,2019年至今年4月,该区新增贷款48.4亿元。通过与多个高职院校、县市(区)建立长期的劳务合作关系,强化了用工保障。疫情期间,园区派出跨省“就业直通车”10余台次,同时帮助园区企业解决用工3000余人。

深化体制改革,优化政策政务环境。该区相继成立了区土地储备中心、财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局,理顺和规范了相关领域管理体制。同时,在全省国家级园区中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全面承接市级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实现减证便民;在工程建设领域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项目审批办结时限压缩50%以上;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升级,对51项高频涉企事项实行“一件事一次办”,企业从筹备到入市由15个工作日缩短至2个工作日。该区还出台鼓励工业投资10条等系列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发展。2019年,全区投入扶持资金2.3亿元,为企业减税降费1.9亿元。

项目作引擎,发展挺脊梁。从“大”到“强”,从“量”到“质”,在实现新一轮振兴发展的路上,益阳高新区成效显著。据了解,该区在国家级、省级园区综合排名连续多年上升。2019年,在全省133家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中综合排名第3位,在全国169家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63位。

原载《湖南日报》(2020年5月31日04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