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聚大时代,标注新高度——写在“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之际
发布时间:2020-08-21 11:32 信息来源:观潮的螃蟹 作者: 浏览量: 【字体:

定位坐标、主轴和方向,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十三五”即将收官、“十四五”又将启航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

从8月16日起,中央几大媒体的所属官网、新闻客户端以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设“十四五”规划建言专栏, 开展为期两周的网上意见征求。

▲“学习强国”广泛征集建言献策。

对于中国的发展来说,五年规划是度量中国步伐的醒目路碑,是记录中国梦想的重要载体。从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2020年完成“十三五”规划,党领导人民开展了深刻的社会革命和经济转型,中华民族乘风破浪,从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变成了日益矗立世界舞台中央的社会主义强国。

“十三五”时期,是跋涉在民族复兴征途上的关键一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布局谋篇,我国改革发展斩关夺隘,一路走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成就,我们即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圆时刻。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意义重大。借助互联网平台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已成为新时代凝聚社会共识的国家意志的重要表达形式。

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扎根在勤于思考的大脑中。进入意见征集的页面,看到网友们留言非常踊跃。留言中有描绘,有良言,有铮语。

真可谓“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一条条意见和建议,读之让人热血沸腾。有网友说,征集意见的平台,成为更多网友抛洒一片赤诚之所,从这可看出伟大祖国的前景可期。

“复兴号”高铁驶出北京站 图源:新华社

这是中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一次时代展现。2019年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启示我们,制度决定治理效能,为治理效能奠定基础;治理效能体现制度,彰显制度优势。编制“十四五”规划,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征程中的治理效能,是民之所盼。而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这次编制规划的最可圈可点之处。我们的制度优势决定了我们的全体人民最大限度地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我们的人民群众能畅通表达利益诉求,我们的社会各方面能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我们的国家决策能实现科学化、民主化。

这次“十四五”规划的制定,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就是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一个鲜明体现。有了这样的转换,我们就会更加创造“当惊世界殊”的治理奇迹,让“人间正道是沧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焕发光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图源:新华社

这是集纳民智、民主参与的时代回答。编制“十四五”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它是一个大时代的话题,它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又是一个关乎百姓生活的话题。这些话题都是源头活水。党和政府开门问策,让广大老百姓更上层楼,站在历史的洪流中看流变,并思考每一个行业、每一个群体乃至个体与国家和民族的关系,这是以开放的态度,对我们每一个公民参政议政能力的检验,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国家意识的自我培养。

这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和理念的时代绽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理念最核心的主旨是人民至上,她既是理论基点、价值支点和实践原点,也是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都知道,“人民”二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总书记把“一切为了人民”作为执政兴国的根本价值取向,把“一切依靠人民”作为创造历史伟业的根本动力源泉。正确理解和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切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近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十四五”的重要性,并在多个方面进行规划和部署。这次落实总书记的指示开展的建言献策,涉及到23个大类,包括党建民生、国防外交、科技文化、医疗教育、乡村振兴、收入分配等方面,并且是这几十年来第一次这么大范围、这么长时间征集意见,这是我们党真心尊崇人民、真诚相信人民、真正依靠人民的一个壮举,深刻地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理念。

港珠澳大桥 图源:新华社

站在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汇点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当我们回首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十三五”期间创造的历史正凝固成坚实的路基,放眼中国复兴号列车一路呼啸,向着“十四五”一路奔驰,我们在心底说:历史,寄厚望于下一个光耀中华、造福世界的中国故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