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党建“微网格”框架体系下,谢林港镇结合党群连心网深入开展村(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让村(居)民代表成为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和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步路”。
1.统筹搭建一张服务网。谢林港镇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全域推进村(居)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以党建办牵头抓总,民政、应急、乡村振兴、农业等办公室分工负责,村(社区)党组织抓日常的工作机制。全镇结合“党群连心网”工作,形成了一张“村(居)民点单、村(居)民代表接单、网格员交单、村(社区)支部回单、镇纪委督单”的服务网,并建立“周汇报、月调度、季总结、半年通报”工作机制,加强对村(居)民工作推进情况的调研指导,确保难事有人理、难题有人解。
2.选优配强一支主力军。通过个人自荐、党员群众推荐、组织推荐等方式,从村(社区)两委成员、组长、党员志愿者等群体中选出1580名村(居)民代表,党员比例达到71.3%,形成村(社区)-村(社区)“两委”干部-村(居)民小组长-村(居)民代表-村(居)民的五级组织体系。自2022年10月以来,借助村(居)民代表这支队伍力量共发放10380个健康包,走访困难群众、留守儿童、孤寡老人430余人,并发放慰问物资,针对重点人群实行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实时动态掌握其情况。发放创文爱卫、森林防灭火、新阶段疫情防控、殡葬改革等宣传资料37000余份,开展各类政策宣讲、代表业务培训27余场次。
3.建成筑好一批连心室。结合各村(社区)党员数、人口数、地域面积等实际情况,选配1580名村(居)民代表联系全镇9262户群众,利用村(居)民服务中心原有资源,建成集“党内生活、为民服务、幼儿教育、协商议事、文体活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连心室65个,引导村(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开展协商活动、组织邻里互动,让群众“说事、议事、主事”,逐步形成乡村治理“共同体”;注重村(居)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建立片区负责人、组长、村民代表名册台账、民情诉求台账、组织架构台账及联系服务群众清单;分级组织实施业务培训会,加强片区负责人、组长及村民代表对该项工作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主动服务群众的本领和意识。目前已形成了“力量下沉在网格、信息聚集在网格、矛盾化解在网格,服务落实在网格”的工作格局。截至2月底,收集群众诉求890余例,实际解决群众诉求743例,剩余未解决群众诉求均已纳入镇党委民情分析会,通过多方渠道反映至上级相关部门逐步解决,切实发挥村(居)民代表桥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