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动全市夏季交通安全“百点百队”整治行动扎实开展,高新交警大队坚持问题导向,在“精、准、实”上下功夫,全力发起整治凌厉攻势,突出整治重点,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坚持同频共振,明确职责保落实
坚持领导带头。采取分片包干的原则,明确大队长黄果包中心城区、副大队长龚亮包谢林港片区、副大队长邹峰包鱼形山片区,将工作任务量化、细化到每一个中队,每一位民辅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通过领导亲自抓、带头干,提振士气,进一步增加民辅警工作主动性,加大对行动中各类交通违法整治的有序推进。定期研判。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例会,查漏补缺,及时总结上阶段行动中的不足和优势,集体研究解决整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真正把各项措施抓深、抓细、抓实、抓出成效,确保整治行动稳步开展。强化督导。结合构建大监督格局工作要求,由教导员蒋志辉牵头,通过定时检查和不定时检查等方式,强化日常工作监督力度,进一步规范每一个执法岗位、执法环节,对督查发现的问题予以通报。8月期间,共开展督查20余次,编写《高新大队构建大监督格局工作简报》4期,发现辅警不规范着装等问题3个,责令其迅速整改,并对其中队负责人进行了谈话。
坚持关口前移,违法打击见实效
态势前移。最大限度将警力向一线倾斜,严格实行“5+2”、“黑+白”的工作模式,全方位形成严查严管严打高压态势。整治前移。采取“固定战+游击战”双结合、延时勤务、错时执勤、增加流动巡逻密度等模式,以点带面,灵活治理,以益康路口、益龙路口、康海路口、羊舞岭市场、城际干道、益桃公路(益阳段)等重要路口、路段设为主要整治点,并拓宽其周边辐射面,进一步加大整治成效。摸排前移。将摸排触角向社区、企业、工厂、物业小区延伸,要求其管理部门加强对内部员工及居民使用摩托车、电动车的清查摸底,对非法安装伞具的一律自行拆除。8月期间,现场查处交通违法行为2100余起,拆除伞具600余把,通过治理宣传,辖区摩托车、电动车驾乘人员头盔佩带率明显提高。
坚持多元共治,筑牢源头防控线
职能联动治理。见底管控,把牢关键环节,紧盯重点企业、重点车辆,密切与区交通运输事务局、校车办、路政、城管等部门合作,强化对辖区湘运朝阳汽车站、达安运输有限公司、道路工程施工单位等重点企业的动态监管,对存在隐患问题的,及时抄送有关部门,督促落实整改,目前,已下发整改通知书9份。检查联动治理。结合每周二全市集中统一行动日、周末全国酒驾醉驾夜查统一行动日、蓝天保卫战等时机,加大与特警、派出所、环保检测等部门联勤联动,进一步净化道路交通环境。排查联动治理。联合区交通运输事务局、谢林港乡镇、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加大对农村地区、国省道穿村过镇路段、高铁站及其周边路段等点段的交通隐患排查,今年来,共排查并上报国道536穿村过镇路段交通设施不齐、城际干道交叉路口交通设施不齐、火车东站无信号灯等道路安全隐患问题21个,目前已整改到位17个。
坚持多管齐下,搭建平台广宣传
搭建社会宣传平台。借助志愿服务者、“两站两员”等各类力量,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大面对面、点对点宣传效应,进一步提升市民交通安全意识。搭建平面宣传平台。借助“十百千”实践活动等工作要求,通过警民恳谈会、上门宣传、发放资料、悬挂主题横幅、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等措施,极力丰富平面宣传形式,全面形成“人人关心整治工作、人人支持整治工作、人人参与整治工作”的浓厚氛围。搭建媒体宣传平台。借助双微、抖音等传媒平台,极力实现“微”宣传动态的多元化、时效化和常态化;通过采访一线执勤民警、对现场查纠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公开曝光、播放安全出行温馨提示等方式,引导群众关注交通安全。自7月以来,共发布并转发《益阳高新区开展摩托车电动车集中整治行动》、《摩电整治曝光-无证驾驶且不戴安全头盔被拘留》等夏季行动专题宣传信息1800余条次,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进社区、进企业开展交通安全宣传20趟次,媒体报道动态信息近20条次,宣教交通参与者5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