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截至6月,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5482万元,为预算306060万元的54.07%,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681万元,为预算127960万元的51.33%,同比减少11448万元,下降14.84%。其中:区级留存23684万元,上划市级41997万元。
在上划市级税收41997万元中,区税务局完成24307万元、市税务二分局完成17690万元。
分收入结构:税收收入完成158757万元,为预算301680万元的52.62%,同比下降0.21%,实现地方税收收入58956万元,为预算的47.71%,同比下降18.53%;非税收入完成6725万元,为预算4380万元的153.54%,同比增长41.0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比重为95.94%,同比下降1.1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比重89.76%,同比下降4.06%。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截至6月,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738万元,同比减少23659万元,下降46.03%。其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388万元,下降37.88%;科学技术支出4429万元,下降47.08%;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860万元,下降29.0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75万元,下降82.93%;卫生健康支出1339万元,下降68.35%,城乡社区支出1108万元,下降67.95%。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
(一)政府性基金收入情况
截至6月,全区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119652万元,其中:结算的2024年土地出让收入3652万元,2025年第一批新增财力性债券10200万元、2025年置换债券(第一批)10330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250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支出情况
截至6月,全区完成政府性基金支出26462万元,同比减少31277万元,下降54.17%,其中: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3677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85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12700万元。
除此之外,另有线下还本支出93237万元。
三、财政收入执行分析
1、税收收入方面:截至6月,全区完成税收收入158757万元,实现地方税收收入58956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7.71%,同比减收13406万元,下降18.53%,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从税种情况来看,一是企业所得税下滑较大。1-6月入库企业所得税26659万元,同比减收3400万元,下降11.31%,主要是去年同期金博碳素一次性缴纳所得税3000万,今年未能弥补此缺口。二是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两大税种对比上年同期分别减收2128万元、17131万元,下降22.97%、91.76%,部分税种去年进行了一次性集中清缴后今年形成真空,而实体经济未能恢复导致下滑,上述三个税种合计减收全口径税收22659万元,影响地方税收19578万元,导致地方税收收入进度未能达到序时进度。
从行业分类来看,今年入库税收158757万元,与去年159087万元相比短收330万元,略降0.21%,除商贸业外其他行业都呈正增长态势,一是工业制造业受去年留抵退税拉低基数等因素影响,截至6月,工业税收入库29322元,同比增加14897万元,增长103.27%。如三一集团完成2548万元,同比增加1409万元,橡胶集团完成2703万元,同比增加2114万元,维仕科技完成3738万元,同比增加1475万元,另外金博碳素完成871万元,同比增加4709万元(按实际净入库比较,主要是去年金博退税后入库数为-3838万元拉低了基数)。二是商贸业及其他为唯一负增长的行业,截至6月,完成税收110635万元,同比减收17156万元,下降13.43%,其13个子行业中5个减收下滑,下降最厉害的是批发和零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同比减收3574万元、15172万元,虽然其他行业略有增长,但这两个子行业减收18746万元,缺口无法弥补。三是房地产业税收入库8638万元,同比增加1254万元,增长16.98%。四是建筑业入库税收10088万元,同比增加631万元,增长6.67%,建安房产业在地产低迷下逆势增长,主要是近期组织了欠税清税补缴行动。
2、土地收入方面:截至6月,今年土地出让收入尚未实现实际开单入库(3652万元为去年末成交土地收入结算补助),受商业土地出让困难、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等因素影响,不仅影响了政府性基金收入,也导致土地相关税种无法序时入库,而政府性基金收入的滞后直接影响了我区的年度支出执行进度及财力的平衡。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面对更加严峻的经济形势,我们将全面对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工作重点,落实市政府确定的财源建设目标任务,下半年深入推进财源建设攻坚,全力以赴抓好收入组织工作。
1、持续加强财源建设。重点聚焦产业税源培育提升,加快推进产业项目建设,重点帮扶信维通信、金博股份等已入园项目达产增效,加速推进大山机械、惠同新材等在建项目正式开工投产,进一步开展延链强链补链财源培植,增强制造业税收贡献度。同时加快招引一批见效快、财税贡献大的电商项目,增加财税收入,弥补收入缺口。
2、持续强化收入征管。坚持目标导向,责任到人,对区内重点行业、重要产业、重点税源企业开展清查,确保应征尽征;加大欠税追缴力度,积极争取市直部门支持,集中力量攻坚,采取司法手段,全力追缴碧桂园、佳宁娜、高尔夫、新欣房地产、天峰置业、资华地产等欠税,缩小税收缺口。
3、持续开创新增税源。加快对接三一集团、金博股份、维仕科技等重点纳税企业,指导企业做好年度税收规划,协调企业采取“增量税收解决存量欠账”的思路解决优惠政策欠账,积极助推企业多作财税贡献。
4、不断加强工作调度。每月开展财源建设工作调度,督促落实领导小组议定事项,跟踪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掌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迅速研究制定对策,切实推动解决落实。强化财源建设工作通报机制,确保工作推进常态化长效化,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5、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坚持过紧日子不动摇,完善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提高预算约束刚性,严控预算追加。严格安排支出预算,统筹财力来源,按照三保支出、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年度大事要事清单保障事项等五级顺序进行保障。